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丰富多样,自古以来便拥有众多名作。建国后,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了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学素养,开始大力推广中国古典文学,并从中挑选出四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系统出版,冠以“四大名著”的称号。这四部作品,按成书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和《红楼梦》。
这四大古典名著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,它们还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书中的故事情节、人物塑造、场景描写等方面,至今依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、观念和价值取向。然而,你知道吗?在建国之前,文学界对这些名著的评价标准与今天有所不同,当时是以“六大名著”闻名于世,而不是现在的四大名著。实际上,那两本在建国后被删除的名著,它们的影响力和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现今的四大名著。那么,为什么建国后“六大名著”变成了四大名著呢?
一、名著中的“钉子户”
四大名著中,成书时间最晚的是《红楼梦》,它由曹雪芹在康雍时期所著,而成书时间最早的则是元末明初的《水浒传》,由施耐庵创作。通过这一点可以推测,四大名著这一概念的出现,最早也应该是在清朝中期,即康雍年间。事实上,早在明朝时期,著名的思想家李贽便将几部经典名著合并,称它们为当时的“偶像天团”。李贽把《水浒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杜子美集》、《苏子瞻》、《李献吉集》五部作品合并,称为“宇宙内五大部文章”。而另一位明朝文学家王世贞则将《水浒传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史记》和《庄子》四本书称为“宇宙四大奇书”。从这些名家对名著的评价中,我们可以看出,“《水浒传》含金量低”这一说法并不科学,因为《水浒传》早在明代就已经是文学大家眼中的“钉子户”。在李贽和王世贞之后,明代的冯梦龙也曾提出“四大奇书”概念,他的四大奇书中,依然将《水浒传》作为重要代表,同时列入的还有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和《金瓶梅》。冯梦龙的“四大奇书”在明清时期的民间影响深远,距离现代四大名著的构思相差不远。
展开剩余57%二、意想不到的名著之首
许多人可能会认为,《红楼梦》未曾问世时,《金瓶梅》因为涉及较多两性内容而获得了较高的地位,甚至成为了名著榜单中的一员。虽然《金瓶梅》以其大胆揭露明朝中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而备受关注,但由于其中大量描写两性私密内容的原因,存在很大的争议。然而,尽管《金瓶梅》有诸多敏感话题,它在名著榜单中的地位却非常稳固。与此相对,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反倒是其中最不稳定的一部作品。到了雍正和乾隆年间,《红楼梦》开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,并且有学者提出了“新四大奇书”的概念,将《红楼梦》替代了《三国演义》。此时,《金瓶梅》不仅没有受到影响,还在其满文译本的序言中自称为“第一奇书”。不过,后来由于其性别描写过于露骨,不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,有人提出将《金瓶梅》替换为《儒林外史》,而新的名著组合便成为了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儒林外史》和《红楼梦》。由此可见,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,四大名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甚至出现了直接将六本名著合称为六大名著的情况。
三、被“砍掉”的名著
尽管六大名著的影响力广泛,但在民间,金瓶梅和《儒林外史》的接受度并未达到其他名著的高度。这两本书的阅读群体相对较少,因此在后来的四大名著选定过程中,这两部作品被“砍掉”的命运早已注定。1971年,沈从文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,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和《红楼梦》这四部名著成为了最受推崇的经典,而当时出版条件受限,人民文学出版社便首先对这四本名著进行了出版。此举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,导致其他出版社纷纷跟风发行,最终,这四本书成为了广为人知的“四大名著”,而被冷落的《儒林外史》和《聊斋志异》则渐渐被边缘化。《儒林外史》因其深刻的批判性思维在新时代的实际意义有所下降;而《聊斋志异》中的鬼神故事与建国后提倡的破除封建迷信的方向相悖,因此未能大规模出版。
关于《金瓶梅》,虽然它曾稳居四大名著之列,但由于其过多的两性描写,它在清朝时期便遭遇了多次查禁。清政府颁布了多个法令,查禁并销毁了诸如《金瓶梅》这样的淫秽小说,尤其是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。为了保护社会的道德风尚,清政府严格限制了这些作品的传播。正因为如此,《金瓶梅》和《儒林外史》最终被“砍掉”,四大名著也逐渐从最初的六大名著演变而来。
结语
如今,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,包括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和《红楼梦》,已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。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,深深影响着几代人。而对于六大名著演变成四大名著这一现象,大家又有怎样的看法呢?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观点。
发布于:天津市